从投行转行到阳光私募投资,上海秋阳投资总经理邱小兵把16年的投行经验成功嫁接到二级市场投资中,摸索出专属于自己的具有鲜明投行特色的投资方法,并且这套方法已经在其管理的阳光私募产品业绩中得到印证。
投行老兵的华丽转身
邱小兵自称是一名投行老兵,他拥有16年投行经验,早在2004年就成为中国第一批保荐代表人。
1997年他在中央财经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之后进入信托公司从事投行业务,2000年进入光大证券投资银行部,2007年进入中信证券企业发展融资部工作,他曾负责和参与了十几家企业的改制IPO、再融资和重组工作。2013年底他成立秋阳投资,进军二级市场投资。
刚进入二级市场,他就对投资设立了三个原则:“有事”原则、增长原则和投资立项制度。“借鉴了原来的一些投行知识,但是完全靠原来的经验是不会成功的,二级市场有它独特的规律。”邱小兵对《陆家嘴》记者表示。
所谓“有事”原则,就是上市公司有事情发生,比如重组、兼并收购、增发、限售股上市等。在他看来,此时投资的好处是,一是大量信息集中披露,如公告重组预案,对行业信息、行业发展、公司规划均详细阐述,有利于投资分析;二是数据采集方便,上市公司会对未来业绩进行预测,签署业绩承诺协议,投资者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此段时间投资研究报告较多,有利于小投资者利用;四是上市公司或有求于投资者,如重组分类表决等,投资者处于较为有利位置。
二级市场上每天充斥着各种真假信息,投资者常按捺不住冲动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投行出身的邱小兵选择通过投行广泛采用的投资立项制度来提高自控力。投资立项制度,需要现场或非现场尽职调查,撰写投资立项报告,提出投资方案,讨论通过方可投资。
对于每份投资立项报告,他都争取自己写,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他认为任何人都代替不了自己的思维。投资立项报告包括公开信息比如基本情况、财务状况、业务发展、新注入的业务规划、投资方案、风险因素等。
选股方法:白马重组股
在选股方面,他并没有像他身边的投行朋友一样,采取教科书式的自上而下的选股方法,而是另辟蹊径,专门研究白马重组股。
什么是白马重组股?就是已经发布重组公告的股票。在邱小兵看来,靠消息做重组股90%是赚不到钱的,每年准备转型的上市公司很多,但重组成功的不多,一年才七八十家,更何况每次消息传出来价格都已经在较高的点位。
白马重组股的所有信息均已公告,重组预期明确,投资分析可以有的放矢。因为信息是公开、真实、准确的,不需要打听消息,成本极低。按照这一标准,纳入他自选股的股票通常在100只以内。
“重组由模糊、比较确定,到最终审核通过,它是逐步确定的过程,股价也会逐渐反映这个过程。”邱小兵说。
他最看重的重组是借壳上市。“一个很差的企业去借壳,是不现实的,你也不会选择把壳卖给它,还是希望股价上去,这是自然选择的问题,把没有长远发展前景的企业淘汰掉。而且借壳上市的企业必须做承诺,要不然估值上不去。”邱小兵说。
他认为借壳上市是从一个小的蛋糕做出一个大的蛋糕的转变,比如一家原先盈利1000万的公司,借壳之后变为盈利3亿元。
一般重组借壳上市消息公布之后,价格会冲高,到了高位第一批潜伏的人会落袋为安,这时会打出一个好的价位出来。他认为回调30%~50%是比较合理的介入价位,等证监会核准通过之后上市公司改了名再出货。而这个周期大约在3~6个月。
“投资白马重组股,一是蛋糕做大,从中分一杯羹,这是做价值的增量;二是从不确定,到模糊、确定,到政府核准、更名,是逐渐清晰的过程,是做附加值的过程。” 邱小兵说道。
在投资白马重组股之前,他还会问自己十个问题,这十个问题覆盖了上市公司重组路途中可能会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他会问,此次交易成功的确定性,能过会吗?这是白马重组股投资的关键。他会看注入资产的估值是否与其业务前景、财务状况相符,注入资产是否盈利,是否有业绩承诺,业绩承诺是否离谱,借壳上市企业是否符合IPO要求。这些问题无不沿袭着他的投行思维,渗透着他多年积累的投行经验。
注册制提高上市门槛
邱小兵目前管理5只阳光私募基金,分别是秋阳1期、秋阳3期、秋阳5期、秋阳7期和秋阳量化对冲1号。根据网数据,成立于2013年12月的秋阳1期,截至3月21日累计收益达到114.78%,累计单位净值为2.1478元。根据数据,按全公司收益率排名,秋阳投资2015年度在上海地区排名第八。
在波动剧烈的2015年,其净值曲线也曾出现30%的回撤。在去年八九月份市场处于最底部的时候他加到满仓,之后股市出现强劲反弹,很多股票翻了一倍,他就开始逐步出货,到12月底他把仓位减到三成。
与此同时,秋阳1期净值出现了V型反转,在2015年12月31日净值创下新高达到2.4112元。今年以来,由于市场出现了大幅下跌,尽管仓位不重,但是净值也出现了10%左右的回撤。对于2016年操作,他的计划是保持50%以下的仓位,防守反击,坚持白马重组股选股,灵活操作。
他并不看重择时,在他眼里择时是很难做的,择时的人对市场的判断极其敏锐,心理承受能力不是太高。“我宁愿是个迟钝的人,敏感的人在这个市场中会很痛苦。”邱小兵说。
为了严格执行风控,他还专门聘请了一个专业人士制定了一套独立的风控制度,但他说:“风控不是单独存在的,选股、投资策略、投资立项报告整个系统都是在控制风险。”
他还强调,永远不要借钱炒股。“做股票本身是一个没有多大确定性的事情,既然面对这样不确定的世界,还要去加杠杆做,这不是觉得很荒谬?”
除了阳光私募,邱小兵现在仍然会涉猎私募股权投资“老本行”,每年做上确定性高的两三单。深谙投行之道的邱小兵告诉记者,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极其大”。
“股权投资30%的退出率,很低的,70%的沉淀在那里,退不出来。股权投资的散户化会要害死好多人的。”他说。
他认为股权投资,是一个个性化小众的投资,与股权投资相比,股票投资反而风险不会太大,实在不行股票可以长期拿着。
投行出身的邱小兵对注册制的观点也让人耳目一新。他认为注册制放开,其实不是降低了上市的门槛反而是提高了上市门槛,“现在没有实行注册制,3000万元利润的公司,上市后的市值达到30亿元,市盈率100倍,所以大家挤破头去上市;实行注册制之后,3000万的公司值2亿元,没人愿意去上市。”
注册制推出之后,利润在3000万以下的公司,募集的有限资金,可能还会面临无力承担高昂的承销、信息公开、会计、律师费用的窘境,而这就是成熟市场比如中国香港、美国市场实行注册制之后共同的处境。“3000万以下的公司,上市的话要描绘一个伟大的前景,而且‘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会接这些小公司的活吗?”
但邱小兵仍然认为,注册制仍是大势所趋。“好苹果、烂苹果还有白萝卜都要有人卖,都要有个价格,好的苹果放在那里价格那么高,放着放着慢慢就变成坏苹果了,退出机制也要完善。”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