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大盘股与小盘股在熊牛的周期跨度上往往有着显著的差别,所以我们原则上只买成长股不买权重股。虽然熊市时大家都在跌,但小盘子的股票弹性更好,一旦市场有了阶段性行情时,它们往往就会大涨。盘子小、估值低、业绩好的股票,稍微有点利好,比如“十送十”或者产品提价等,股价往往就能翻番。
在富矿里淘金
就像姚记扑克、涪陵榨菜那样不需要天天涨,每年就那么几个月的行情,一旦启动就是翻倍,我的投资组合中每年都会走出几只翻倍的股票。比如说今年的中新药业,中新药业未来两年的催化剂是什么呢?就是在于它提价,但提价的时点难以把握。
先选行业后选个股这是买股的原则,我注重自上而下,有些行业产生牛股的概率就比较高,有些行业则很难。就像挖矿一样,要在富矿里边挖,别挖贫矿。选好个股后再看价格,但好企业比好的价格重要。现在很多人都面临这样一个困惑,放着5倍PE的股票不买,非要去买25倍PE的,或者我放着5块钱的股票不买,非要买25块钱的。我的意思不是说估值低、股价低的股票不好。我本身也喜欢估值低、股价低的股票,但是一定要综合考虑,价格只是一个方面。比如说,一个估值10倍或股价10元的有前景的制药公司与一家估值5倍或股价5块的水泥股相比,我肯定会选择前者。这个问题时间久了,大家会慢慢发现,好公司市场会给它一个好价钱,而差公司则很难会有一个好的价钱。再比如说,同样是5~10倍的茅台、五粮液与工行、招商,我肯定选择白酒股,因为我觉得银行在全世界范围内,它的估值长期是偏低于消费股的。五粮液、茅台是代表着一些品牌消费的,近两年虽然表现不佳,但这更多地是受到反腐的影响,非常态化。正常情况下,五粮液、茅台的PE更容易回到30倍,而银行的难度就比较大。同样在白酒股中,如今年年初时,拿一个6倍PE的五粮液与另一个是10倍PE的茅台来让我选择去买谁?答案无疑是茅台,虽然多付出几倍的PE,但茅台的综合价值却比五粮液要高很多,两者之间存在的溢价会大概率地延续下去。
为什么选行业这么重要?我们可以拿成熟市场的数据参考一下。中国现在正处在经济转型期,美国则是在上世纪70年后期时就已经经历了这个过程。在70年代,美国的银行利率实行市场化,利率当时飙升到10%,道指的PE都跌破了10倍,但就在1978年以后,美国的小盘股先涨了起来,小盘股的行情大概走了三年,紧接着代表蓝筹股的道指开始启动。而从80年代往后,随着美国的银行利率出现了一个持续20多年的下滑,经济迎来了一个很长时期的繁荣。
在这段繁荣期里,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几个行业中第一个就是化妆品,化妆品行业18年里的权益资本增速达到18%,一个行业每年18%的回报会出现许多大牛股的。之后是医药品16%,软饮料也是15%以上。如果在那段时间,你若将这三个板块做一个组合投资,加上分红,18年的持续收益率高达20%以上,当然,这里面还没有计算估值提升的回报。
再看看倒数的,钢铁、航空、造纸、电脑、汽车,但是当时美国的汽车普及情况和现在我国的汽车普及还不太一样,所以不能简单地刻舟求剑。中国的汽车业现在仍处于普及阶段,而这个过程,美国早在70年代就已经完成。
所以,我们做投资一定要选择回报率排行前列的行业,全人类的需求大致一样,先解决温饱,等问题解决后就需要精神上、养老方面的消费,而正是基于这个基础,你看在过去的十年中,A股市场中的上海家化、云南白药、同仁堂等都是长期慢牛的。
企业护城河的最佳象限
行业选择后,就要好好考虑如何选企业了。看一家企业,我认为是否具有巴菲特所讲的护城河是最为重要的。比如说垄断是最好的护城河,但垄断本身却较为宽泛,大家会觉得中石油就是垄断或者中国移动就是垄断。的确是,没有行政上的垄断,中石油和中国移动也就没有今天这种庞大的规模和利润。
垄断分为很多种,像高速公路、机场。上海机场也是一种垄断,有定价权;还有一些旅游景点,如黄山旅游、丽江旅游等,资源优势让它们可以通过提高门票价格形成另外一种形式的垄断。但问题出在这种行政性的垄断并不能随意提价,高速公路、机场不能随意涨价,因此,它们的资产回报率不能超越社会平均水平太多,只能大致达到平均水平,因为它们是公共服务型企业,国家要控制你的回报,比如只有10%,高了老百姓不同意,所以它们不可能会出现像茅台那种50%以上利润率的。
我最看好的是商誉和资源的双重垄断,什么是商誉?比如我之前提到的康师傅、哇哈哈、或者涪陵榨菜、伊利牛奶,这些产品都形成了品牌的壁垒,消费者信赖其品质,宁愿付出更高的溢价。
如何衡量一个企业的价值?按照巴菲特的说法,我给你一万亿却打不倒可口可乐,但我给你一千亿就可以让一家银行趴下,因为银行,我可以赔本与它做竞争,你银行存款利率五个点,我可以十个点,总会拉到一些客户。但是我要生产出来没听说过的可乐,哪怕便宜一半的价格,消费者都不一定会买你的账。这就是商誉,就跟茅台、涪陵榨菜一样的道理,给你1000亿能否竞争过茅台,给你100亿能否让消费者不吃涪陵乌江榨菜,改吃北京六必居榨菜?因为那根本就不是一个味。
像茅台、榨菜本身就是商誉和资源的双重垄断,而其他企业在中短期内还无法完美复制,这样的公司在低价时买入并长期持有最保险。克明面业可能只有商誉的垄断,产品的垄断还没有形成。但克明面业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它的产业空间很大,管理体制很好,即便产品没有垄断,但最终胜出的概率也仍然很高,有可能会走康师傅、伊利的路子。
青岛啤酒商誉非常好,上百年的品牌,当然,它本身产品必须口感要好,你若是没有百威好,长期下去也是不行的。我去青岛调研,与青岛的出租车司机聊天,他们当地人最会喝啤酒,说喝了一圈还是青岛的最好喝。因为我本身不喝酒,所以我都是问身边的人什么酒好喝。在平常与大家交流过程中,啤酒品牌中青岛啤酒是大家最认可的,而白酒最认可的还是茅台。
最看好独门生意或全球独一份式的企业
医药里最容易出现最佳象限的企业,往往有着独门的生意。今年挖掘的中新药业,它有25个大品种,许多是国家保密的好药。除了速效救心丸,清宫寿桃丸也是一个类似于片仔癀的产品,几百年历史,算是古代皇家贵族药品,现在也卖到了三千多元一盒,去年总销售3000多万,在新加坡台湾地区特别受欢迎,未来很可能会演变成一个至少几个亿的大品种。中新药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在于管理体制太保守,国企特征,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缺陷,目前估值才不贵。公司本身质地很好,改革的春风早晚会刮到它那里的。
说到片仔癀,这家公司我们去年高位减仓后,今年还得买回来,它的产品无法复制,全球独一份的品种,我见过一些癌症患者使用过片仔癀以后有着西药无法相比的疗效,片仔癀过不了几年零售价很可能就会涨到1000元,为什么呢?产品垄断且疗效杰出尤其对癌症初期的患者,国外同类治癌症的药物,一针剂都要上万元。吃片仔癀,有病治病,无病养生,几百年都没有被淘汰的好东西,类似的还有东阿阿胶、云南白药,它们不仅具有药品属性,同时还有日化消费品属性,空间大自然不用说,品牌也不用说,伟大的企业在一个合理的价格买入,之后持有等待就可以了。
再说说同仁堂,之前我一直持有同仁堂A股,直到2010年,同仁堂科技一则从香港创业板转主板的公告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时我计算同仁堂科技的市值折合人民币约10个亿,而它在北京亦庄的一个新建的车间光土地价值都近10个亿,可以说是严重被低估的,而至于品牌我就不用多说了,世人皆知。现在发展还远未到顶。李嘉诚的屈臣氏要上市,市场按30倍的PE估值给到3000亿的市值,我认为这个目标也是同仁堂集团最终要跨过去的。
当然,企业产品最够强大才是核心,最好有独门生意,产品是全球独一份,这样的企业是最保险的,如果再加上好的管理和好的价格,那就是一笔非常完美的投资。
所以垄断里,首选要有品牌价值,同时最好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当然,还有一种纯资源的垄断也不错,比如我之前提到的锂矿资源的公司,像年初我曾挖掘的路翔股份,看好停牌之后的复牌走势。类似的还有钨矿,中国的钨矿资源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也是非常稀缺的品种,钨是发展新能源汽车必不可少的材料,像比亚迪、特斯拉的电池都用的是厦门钨业的产品,这一块未来也非常看好。有色金属本身就是同质化的东西,很难有品牌,但只要这种资源是稀缺的,就会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