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腾讯股价反观《互联网黑洞》的价值

作者:fangzhiqiang
浏览:23
作为科技股的风向标,腾讯股价从历史巅峰跌落,刺痛了投资者的神经。虽然《互联网黑洞》一书揭开几大网络巨头不少商业秘密,但毕竟,书有出版周期,再大内幕披露,也有时间差。这若是篇仲昭川写完就发的文章,我一定不会被微信在..

从腾讯股价反观《互联网黑洞》的价值

作为科技股的风向标,腾讯股价从历史巅峰跌落,刺痛了投资者的神经。虽然《互联网黑洞》一书揭开几大网络巨头不少商业秘密,但毕竟,书有出版周期,再大内幕披露,也有时间差。这若是篇仲昭川写完就发的文章,我一定不会被微信在春节的火爆所误导,更不会去买那么多腾讯的股票。对于股票内幕,短线玩家关心的多为具体消息;而中长线玩家,则更关注企业的走势和产品的内在实质。

无疑,马化腾在前几个月跟全体股民玩了一个时间差。

2014年春节前后,马化腾一反多年来的低调,加紧了各处的公开演讲,期间伴随着微信送红包、腾讯谷歌合作、占领美国市场、进而走向世界等等一连串的新闻,股价飙升。而与此同时,仲昭川正在撰写他的《互联网黑洞》,这本书到现在才出版,谜底揭开为时已晚,腾讯已经暴跌,跌的一塌糊涂。

近日,香港市场的腾讯控股出现3月7日以来股价最大跌幅20.54%,市值跌破万亿港元,作为科技股的风向标,腾讯股价从历史巅峰跌落,刺痛了投资者的神经。

直到这时我才发现:仲昭川在书中竭力倡导的“智者看本质”这种思维习惯,能派上大用场。起码在今年,我觉得基于腾讯,要看微信的本质;基于各大巨头,要看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不然还会被误导。

微信的本质,书中谈的很多。不过,让我开窍的却是书中的一个段子。

【有感于微信的中国特色,有人预想了今年天安门国庆的“央视解说词”:

“同志们,现在走过来的是微信方阵!看他们,穿着睡衣、扛着枕头,目光呆滞、神情麻木,各自低吟着励志经典和闷骚段子,正在健步走过主席台!”

台上首长问:“同志们好,同志们睡醒了吗?”

微信方阵响亮回答:“首长好,天安门广场wifi密码多少?”

首长被逗乐了:“为人民服务的全拼!”

估计你也被逗乐了。请问这样的微信,美国人需要吗?】

显然,我们都被马化腾忽悠了。也许他跟谷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谷歌看中的,只是腾讯的数据。微信这类东西,跟谷歌、跟美国用户之间,其实没关系。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书里有专门的章节,别的不说,所有的冷水,都被作者仲昭川提前两个多月就泼个正着。

虽然总理在两会公开支持互联网金融,但各大银行的反应却出乎意料。很显然,这是传统势力的反击。腾讯、阿里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前景,一下子变得模糊。作为市值接近万亿的重量级企业巨头,最具想象力的业绩引擎突然熄火,会引起怎样的连锁反应?

从《互联网黑洞》的分析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从中长线上看,马云和李彦宏所属企业的含金量仍然不会降低。

不敢肯定该书作者懂股票,但他对这些企业的脉络似乎摸得很清,究其原因,是思维的维度高出了一格。目前各路大侠所谈的互联网思维,偏重于思考,忽略了维度。

《互联网黑洞》似乎没有给出太多互联网思维的分解,只是轻轻地揭开了人云亦云的面纱。如果作者恪守“点到为止”的江湖规矩,那我也不多说,只有一点:直接敲碎葫芦,看内瓤。

从这一点上说开去,我跟作者一样,更看好马云。李彦宏毕竟是搞技术的。《互联网黑洞》告诉我们,互联网是人文的,与IT是两回事。因此,任何搞技术的网络领军人,都有致命的市场短板和思维局限。

这也就不难理解:不懂数学和IT技术的马云为何成为带头大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