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再开刃 影线研究之流通盘与量能
宝剑再开刃
《红周刊》:一期不见,听说你忙着发行新基金又搞什么“大格局财经出版”,弄得怎么样?
吴国平:多谢关心,已经差不多了。不提这个,听说读者反馈前两期出的两把“剑”不太锋利?
《红周刊》:有读者反馈,长上、下影都是在会“途中”起到很好的判断作用,但顶和底也会出现,那又怎么判断呢?
吴国平:频率是关键!长上影线出现得多了,顶部或阶段性顶部也就快到了,这从筹码的角度也不难理解,筹码一开始松动,那么迎来顶部或阶段性顶部也就是大概率事件了。同理可证长下影线。
《红周刊》:个人感觉还是不大好把握。
吴国平:如果我们结合量能、形态、缺口等指标综合去看,那么自然得出来的结论更准确,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系统的重要性。
《红周刊》:还有我观察到长上、下影线在阴阳线上是有差别的,那选取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呢?
吴国平:这个很简单,影线的长度只要是实体长度的1.5到2倍或以上就成,这是典型特征。
至于说到阴阳线,具体按照包含多头能量的强弱来排列的话,种类比较多,第一期的内容也谈到过,以长上影线为例,如果是一条“带长上影的中阳线”,短期而言,容易再次发起一波攻击。
在实操中,当出现这种能量较为充足的K线,对短期持续进攻是有利的;相反,如果这条是“带长上影的中大阴线”的话,接下来将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休整。还有要是单日能量较弱甚至逆转,那么中期上攻的概率加大,接下来进入震荡整理也就难免,当然基本面不能坏。长下影线同样如此。
流通盘与量能
《红周刊》:无论上升或下跌,一路上都会出现很多的长上、下影线,哪些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吴国平:说到这个问题,估计大家关注的还是怎么判断哪些是所谓的“仙人指路”、“探海神针”。的确,这两种典型的长上下影K线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但首先流通盘的大小是关键,大盘子品种收出的影线往往具有较大的实质性,要是放在小盘子品种上,容易受到市场的操纵影响,结果越是盘子小的品种,对于单日K线,我们就应越轻视之。
《红周刊》:除了流通盘的大小,还需要关注什么因素?
吴国平:量能对长上下影线也有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下跌后,如果出现带量的长下影线,即阶段性下跌或即将告一段落;如果是在下跌的初期,出现明显放量,那么下跌中继的特征明显。对于长上影线同样如此:在形态的突破阶段,放量意味着多方试探性进攻的开始,后市多方择机再突破应是大概率事件;在阶段性连续大涨之后的放量,虽然阶段性还会有突破的机会,但行情却进入了鱼尾阶段。而中继阶段的放量,阶段性多方继续宣泄将是大概率事件。
可以忽略的长影线
《红周刊》:日常盘面上,见到的长影线实在太多了,说完需要关注的,再帮读者筛除一些不重要的吧。
吴国平:你提醒了我。的确不是见到长上下影线都要关注。比如说在短时期内由几笔零散的大单造成的价格突然飙升或突然跳低后又立马回落到起跳点的情形,这种脉冲式波动形成的长上下影线,往往并没有正常的多空博弈过程中形成长上下影线所预示的意义那么大,我们可以忽略。
再有,在强势格局如上涨强势格局形成时,不时出现的长下影线可以忽略,因为这更多是洗盘行为。同理,在强势格局如下跌强势格局形成时,不时出现的长上影线可以忽略,因为此时的长上影线更多的只是一时的挣扎。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如果收出的是阴阳十字星,其作用不及阳线实体,后市上涨会相对曲折一些。对于长下影线同样如此。
《红周刊》:有一点疑问,作为一个成功的阳光私募,实操中只看上下影线操作吗?是不是还有独到的秘笈没跟我说?
吴国平:哈哈,当然不是,成功需要的是一个完善的体系。这几期我们谈的主要是技术分析的一些内容,虽然技术也是投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实操中更重要的是主力博弈、资金管理,以及交易心理等层面下功夫。尤其是在资金管理方面极大地影响着整个操作运行的全局,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在后市跟大家分享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