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底部操作的关键招式
私募江湖上,但凡称得上是操盘高手,对底部操作总有自己的一套投资哲学。这在某种程度上有点像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林绝学。高手过招,几个关键招式很重要,底部操作基本就属于“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
近期又到了传统意义上的底部阶段。私募一般是如何判断底部,又是如何操作的呢?
如今技术派在很多人看来都有点神棍的感觉,但他们的优势在于短期博弈。技术派的龙赢富泽总经理童第轶告诉我他经常用的方法——黄金分割术。比如,2009年大牛反弹的大盘最高点位是3478点,反弹前的最低点是1664点,两者相减是1814点,乘以黄金分割系数0.618,得出是1121点,用3478~1121,是2357点。他判断,2010年的底部在2300~2400点之间,果然,在2010年7月底,市场在2300点~2400点之间发生了为期10天左右的箱体震荡。
还有一些私募是根据情绪判断。西方有个投资门类叫情绪投资学,安东尼·波顿的《逆势出击》提了不少投资中的逆反心理。还有个纯粹的心理投资大师叫做安德烈·科斯托拉尼,这位德国投资大师就认为,90%的行情是由心理学造就的。
对政策的敏感也是一种发现底部的招数。很多私募都爱看《人民日报》海外版。还有人看险资、社保、汇金这些“国家队代表”是否入市。这些资金入市,无异于宣告平准基金来了。有个北京私募在2008年10月28日全仓杀入股市——那一天的点位恰好是1644点,大熊市的绝对底部。他的解释是,历史上能与2008年跌幅相抗衡的熊市要追溯到1994年的熊市,股市从1993年2月的1558点一股脑儿跌到7月29日的325点,跌幅达79%。2008年的市场环境与1994年十分相似,熊市期很长,在1994年7月,政府公布三大利好政策,2008年10月,也正好推出重大利好政策。在10月28日,他发现港股在中午突然反弹,这是一种变盘的征兆,他立即全仓杀入大盘股。事实上,国外私募大鳄其实也对政治环境格外敏感。1974年,量子基金掌门人索罗斯的资产组合中,日本股票占了“大头”。然而,一天下午,他接到东京某位营业员的一个电话。他说,尼克松可能会因水门案件下台。当时正在打网球的索罗斯毫不犹豫地立即决定卖出日本所有股票。
私募中还有人发明了一些类军事战术。比如从容投资的吕俊,他有个知名的“磁性战术”。这个其实是朝鲜战争时期,美军将领李奇微发明的。“磁性战术”就是装甲部队快速穿插、空降部队和地面主力部队的“齐头并进”的组合战法,尤其在对方缺乏重型武器和处于运动战时,可以发挥巨大威力。当时李奇微发现,志愿军习惯夜间游击战,便在志愿军背后制造混乱,充分发扬了美军机械化优势,每夜穿插70华里,在天亮后发挥空中和炮火优势,伺机反攻到原来位置。“磁性战术”就是像磁铁一样接近市场,在经验中感受底部,其精髓在于始终不脱离市场,但不脱离市场并不等于“绑定市场”,与市场保持接触,这样的做法,付出的代价反而远远小于在顶部被套牢的代价。
有些招数看起来神乎其神,或许对大部分人而言,最靠谱的还是右侧交易——直接等到底部形成。有个私募有句经典的名言是“底部不是跌出来的,而是涨出来的”,这就是右侧交易的精髓,也可能是底部操作最“傻瓜”的方法了。这个交易原则很简单,就是不随随便便判断底部,等确定性的向上曲线形成了,再买入也不迟。右侧交易的核心是辨别“假摔”。当然,必须是大行情,不然还没等到开始右侧交易,你的机会就没有了。不过判断“假摔”也不算很难。蓝筹股是个标杆,蓝筹股下跌时往往是最后一个板块——如果蓝筹股跌幅越来越小,交易量也越来越小,跌无可跌,底部就宣告终结了。右侧交易还有个精髓,既然是在熊市,最好的投资不就是现金为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