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定量投资
欢迎阅读解密定量投资
嘉实基金总经理助理兼定量投资部总监 陶荣辉
作为一种投资制度定量投资在国内被引进的时间并不长,作为一种投资方法市场对其理论和模型尚有争论。投资者对定量投资的认识普遍存在几个误区,解开这些疑惑,就不难理解定量投资方法在今天中国的市场仍然适用,并且是对传统定性投资方法非常好的有效补充。
误区一:定量投资是被动投资?
很多人认为,定量投资是依循设计好的模型在投资,所以和ETF、沪深300指数投资这样的指数化投资一样是属于被动投资。
事实上,定量投资是一种主动投资,因为它和指数化投资的理论基础完全不同。指数化等被动投资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市场是完全有效的,任何企图战胜市场的努力都将会是徒劳,既然很难超越市场基准的平均收益,不如就不以战胜市场为目标,而被动地复制指数,以取得和市场一样的收益水平。
而定量投资作为一种主动投资的方法,它的理论基础是在于市场是无效的,或者是弱有效的。也就代表了投资人可以通过对于市场、行业基本面及个别公司的分析,能够去建构一个可以产生超额收益,战胜市场的组合。
误区二:定量投资是数学?
看到“定量”两个字,一般人首先会联想到的就是跟数学有关系,认为定量投资是以数学为驱动力,以公式为核心的一种投资方法。事实上,定量投资虽然的确涉及了数学和公式,但是其驱动力依然是对基本面的深刻理解和细致分析,本质上是一种定性思想的理性应用。常用的定量投资的核心投资思想,包括了:宏观周期、 估值、成长、盈利质量、公司的竞争力、上下游的能力、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以及市场情绪等等。
误区三:定量投资是软件?
许多投资人对定量投资的理解是,有一套设计好的“软件”,只要按一个钮,这个软件就会自动计算出一个可以战胜市场的股票组合,基金经理只要照着买卖就好了;因此,只要软件设计好了,谁都可以胜任定量基金经理的工作。
但是,虽然定量投资的组合构建学识是由系统完成的,但其目的并不是自动化,而是要确保基金经理的投资思想能够充分、准确、理性地体现在投资组合中,而不会受到人的好恶、情绪等主观因素对投资组合的负面影响。让一个好的思想能够建立一个好的组合,产生一个好的业绩。
如果真要拿软件来做一个类比,那么,定量投资应是一个有生命力的软件,同时也是一个能够战胜市场的软件。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定量基金经理会不断地对组合中的投资思想做动态的调整,并且根据经济周期的不同,市场驱动力的不同进行优化调整,以期更加贴近市场,更加客观地反映现实。比如09年初的这波行情,以成长作为投资驱动的投资经理可能会遇到麻烦。因为在流动性推高估值的市场里,没有人关心盈利的成长,大家所关心的是低价股,关心在上一波熊市中间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点的股票和行业,而以价值为导向的基金经理反而可能会有不错的表现,相反的,在06、07年的市场周期中,以成长为投资驱动的投资经理会有更好的表现。
误区四:定量投资是黑箱?
很多人谈起定量投资,就会想起魔术师的黑箱子,虽然幕前表现精彩万分,但幕后的手法却见不得光。事实上,定量投资这个“盒子”不但不黑,反而是透明的。当定量投资超配某一个行业或是某一只股票时,其决策的背后是强烈的理性分析:可能是因为它的估值比同行低,比历史低,可能是它的成长超越预期,还有可能是分析师调高了对它盈利的预期,而不是基于投资经理对它的个人偏好。
这样一个透明的理性分析,是基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投资流程。投资思想的来源是投资经理对于市场非有效性的理解,包括价格对于价值的偏离,包括企业对盈利的管理,对盈利预期的分析,对行业基本面的分析,对行业景气的同步分析,对投资人情绪变化的分析,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来“大胆假设”可以获取超额收益的投资策略。而定量投资的“小心求证”则是在找出经过市场实际检测后有意义的、可持续的、可叠加的、可复制的投资策略,再依据经过后验证实的、好的思想,在全市场进行广角地扫描机会,找出能产生超额收益的个股,构建优化的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