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迷雾 立足市场看市场

作者:fu思佳
浏览:31
  近期包括中国A股市场在内的全球股市步伐一致,都持续走强并创出了本轮行情的新高。本轮行情上涨的基础来源于市场对金融危机之后宏观经济复苏的预期,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动荡基本结束,但欧美经济还远远..

拨开迷雾 立足市场看市场

  近期包括中国A股市场在内的全球股市步伐一致,都持续走强并创出了本轮行情的新高。本轮行情上涨的基础来源于市场对金融危机之后宏观经济复苏的预期,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动荡基本结束,但欧美经济还远远没有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可以说尚未踏上复苏之路;在政府一系列拉动内需政策的刺激之下,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已得到公认,但宏观数据显示复苏的步伐仍然沉重而迟缓。因此在面对这波似有越走越强态势的行情,全球投资者的心态也极为类似,都充满矛盾和困惑:一方面,由于对经济形势的失望而对对行情持谨慎甚至不乐观态度。而另一方面却发现市场却仿佛回到了两年前的牛市格局之中,美国一家权威机构的分析师甚至发出了“市场发出了可疑的买入信号”的感叹。

  由于当前的经济形势非常复杂,连经济学家们也是看得一头雾水、莫衷一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各种宏观经济数据进行解读时得到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结论,因此目前从宏观面分析市场更多的是困惑和矛盾。那么该怎样来看待目前的市场呢?是因此选择作壁上观还是随波逐流、顺势而为呢?很多位投资大师都曾经说过,市场永远是对的,结合当前的行情说就是上涨是有道理的,只是大多数人并没有参透其中的奥秘而已。既然从宏观面分析市场遇到阻碍,那么就应该回到市场本身,运用我们自己熟悉且认为行之有效的观察市场的工具来分析市场,这些工具包括:

  1、成交量

  成交量一向被认为是最能够真实反映市场状况的指标,且有“量比价先”的说法。回顾历史行情可以发现,成交量的变动的确也客观地担当了市场发展风向标的角色。在2007年10月16日创下历史最高点6124点之后大盘持续下跌,直到2008年10月28日探底1664点才止跌回升,期间共254个交易日,沪市日均成交量为661亿元,其中只有37个交易日的成交量超过1000亿元,占总交易日数的15%。而2008年10月29日之后大盘进入持续上涨行情,至今已有146个交易日,沪市日均成交量为1358亿元,共有82个交易日的成交量超过1000亿元,占总交易日数的55%。成交量低于1000亿元以上的交易日基本上都处于上涨行情的前期,而最近一个多月的成交量都保持在1000亿元。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要有足够的成交量推动大盘才能持续上行,甚至我们可以大胆推断,沪市单日成交量水平保持在1000亿元以上是大盘持续上涨必备的条件。

  因此我们可以紧密跟踪成交量的变化,把成交量作为判断大盘强弱的第一个重要工具。比如目前,只要沪市单日成交量水平能保持在1000亿元以上,就可不必过分担心市场转弱,而一旦低于1000亿元,特别是成交量还呈现持续萎缩的态势,就要引起重视。

  2、市场心态

  在去年的下跌行情中,个股股价连续大幅下跌可谓司空见惯,大面积的个股连续跌停也不罕见,这实际上是市场心态差的一种外在表现。而在此轮上涨行情中这种局面可以说已经不复存在,在最近几个月,除非在大盘大幅下跌的那几个为数不多的交易日,盘中甚至不见跌停个股的身影,市场心态显得非常平稳。

  如果说成交量对市场强弱的反映有一定的超前性,那么市场心态则是同步反映。当市场保持强势时,市场心态一般都比较平稳,而市场转弱时市场心态则会同步变差。跟踪市场心态的变化也是观察市场的一个重要工具,市场心态好坏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盘中是否有连续跳水的个股出现。

  近期市场心态一直保持稳定,如果这种格局继续维持,就没有看空市场的理由。一旦出现连续跳水的个股,就意味着市场心态已经开始变坏,该到警惕变盘的时候,特别是出现大面积的个股连续跳水时,市场转向可以说已经开始。

  3、周线MACD指标

  周线MACD指标也是一个判断大盘强弱较为有用的工具,而且通过这个指标我们可以直观地判断市场是处于强势还是弱势阶段。结合去年以来的周K线图看,当上证综指的周线MACD是负值的这个阶段,正是大盘处于持续下跌的时期,而当这个指标转为正值之后,大盘迎来了持续至今的上涨行情(见左上图)。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判断,周线MACD是负值时大盘处于弱势,而周线MACD是正值时大盘处于强势。

  相较于前两个工具而言,运用周线MACD指标判断市场强弱有一定的滞后性,但如果我们把这三个工具综合起来用,则恰好可以从超前、同步和滞后这三个方面对大盘运行格局分析,只要这个三个指标相互印证,就会有较高的准确性。